受访专家/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教授 王思愚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牟永告
肺癌是我国第一大高发癌种,其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五十,在各类癌症发病率中名列第一。而肺癌病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20%-65%的患者会发生脑部转移,且发生脑转移的病人的自然生存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那么肺癌脑转移有什么症状?该如何治疗?近日在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对此支招。
顽固头痛呕吐 小心脑里长瘤
脑转移瘤是指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细胞转移到脑组织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8-11/10万人,已经超过任何一种颅内原发肿瘤。数据显示,癌症病人中约20%-40%将发生脑转移,其中70%~75%的患者为多发脑转移瘤,最易发生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等。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牟永告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脑部肿瘤长到一定程度或有多个肿瘤,因压迫血管或神经,均会引起颅内压增高。病人因此或会出现三种典型症状:一是头痛:晨起和夜间症状明显,初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二是呕吐:典型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但往往在进食后发生;三是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重要的客观体征,但需要医生用眼底镜检查才能发现。此外,肿瘤长在脑内某些部位还会出现一些局部症状与体征:比如大脑半球转移瘤病人会出现反应迟钝、智力退化、精神症状(性格记忆改变)、癫痫发作、锥体束损伤症状(一侧或单一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偏瘫——“半身不遂”)或感觉障碍、失语、视野改变等;若是后颅窝转移瘤则会出现头晕、走路不稳、“醉酒步态”、动作不协调、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出现脑转移瘤 慎选手术时机
很多人都认为,出现脑转移瘤时不可乱“动”(手术),保守治疗更安全。对此,牟永告指出,肺癌脑转移如果病灶较小时可用伽马刀治疗,如果病灶大时可以通过局部的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关键是掌握好时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教授王思愚同样指出,以往肺癌晚期伴脑转移的病人一般不做手术,病人中位生存期是三个月,但现在会根据病人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手术后结合全身治疗中位生存期可延长至12个月以上。
王思愚举例说明,对于单发的病灶,在全身病情控制好的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干预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对于多发病灶的脑转移,一旦危及生命,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2016年2月,53岁的黄先生因头晕、双脚走路无力而坐着轮椅被送入院,他有20年的吸烟史,抽烟超过30支/天,检查发现病人左肺有肿块,确诊为肺腺癌脑转移,脑部病灶居然有29个之多,最大的3厘米,最小的小于1厘米,多科专家携手接力,先是将左肺肿块微波消融除去,再将脑部最大转移灶右额叶转移瘤显微切除,经过“责任病灶”切除,缓解了顽固性脑水肿,再行全身双靶向药物治疗,大部分病灶缩小或消失,现病人生存一年多,除左脚行走仍无力外,恢复较好。
TIPS
四种情况需要及时手术
牟永告教授强调,脑转移瘤一旦发现,不治疗存活期不超过三个月,虽然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是主要的方式。有如下四种情况仍需要及时手术:
1.病理不明确。有些病人先出现脑转移瘤,而全身其他部位没有发现肿瘤,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取不到组织检查。手术的好处是切除了病灶,又知道了是什么类型的肿瘤,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为后续的化疗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2.单发的转移瘤,一般直径在3厘米以上,压迫症状明显;
3.多发转移瘤,其中一个特别大,压迫特别明显,不切除会危及生命;
4. 原发病灶稳定,全身情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
最后,牟永告教授补充说,手术挽救回生命后,病人仍需后续综合治疗才能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